“阿里斯顿”九死一生

书接上回,十年前聊过阿里斯顿二三事,今天说说“九死一生”的故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国大地上突然生长出了一批冰箱企业,一水的都是中外合资,他们是合肥美菱、牡丹江北冰洋、南京伯乐、上海远东、景德镇华意、重庆五洲、宝鸡长岭、兰州长风和长沙中意。最神奇的是,九个冰箱企业引进的是同一公司、同样的流水线,产品都是“185”型,规模都是20万台——意大利默洛尼公司。

缘起开放

时间回到1980年,中国的冰箱产量仅仅只有4万台,而到了1985年,产销量暴涨到150万台。那段日子可以算得上企业的黄金岁月,甚至有“不制冷的冰箱都能卖得出去”的笑谈。各省市竞相建厂,首当其冲就是引进国外生产线,当时的中国制冷技术简直可用一穷二白来形容。

当时日本的冰箱生产技术最高,但是日本的公司为了出口,大部分不愿意将技术卖给中国,有的也是要价非常高。另外,当时制定的地方建厂的审批权限是300万美金以下,超出300万美金要向中央请示。意大利的阿里斯顿生产线价位大约200万~300万美金,正好是地方可以作主,有权力决定的范围。尤其是185型是专门为中国设计、构思、配套的,比较适合中国企业的要求。

于是,“一奶同胞”九兄弟生了出来。意大利的默洛尼家电集团从来都不是家电技术的领导者,而是一个技术的出售者———与一般的技术出售者不同的是,它把一张图纸卖了9次,同时卖给了中国的9家企业。

技术培训时,在默洛尼的一个大房间里,用屏风隔开,一厂就是一组分别培训。都是一条线,设备一样,产品也一样,没什么秘密,也没有什么忌讳。拼的无非就是时间、经营和耐心。

经过1988年全国掀起的白家电抢购风,到冰箱票一票难求,1991年,冰箱市场发生很大变化。外资品牌的进入,国产冰箱产量饱和后,消费更理性后,九兄弟的竞争到了刺刀见红的程度。以远东冰箱厂为例,1990年年产销量达到20万台,到1994年年产只有5万台,1996年,因无力经营,远东冰箱厂被上海上菱集团兼并。1999年整厂停产。

九兄弟一窝蜂的重复建设,美了阿里斯顿,中国人自有的技术发展并未受益。1995年,国内的家电品牌有200多个,2000年留存数量只有20多个,淘汰率90%。这其中就有阿里斯顿九兄弟。

九死一生

所谓的九死一生,在笔者看来当初的合资企业都死了,包括“美菱阿里斯顿”。美菱在与他们的竞争中举足轻重地最先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并上市补血,成功地于1993年公开发行A股,3年后又再次发行B股。两次证券市场上的融资令美菱更具备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资本。

1996年,默洛尼集团在无锡新加坡工业园投资设立了默洛尼卫生洁具(中国)有限公司,该公司于2009年正式更名为阿里斯顿热能产品(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结束了阿里斯顿技术殖民时代。如今意大利默洛尼集团是欧洲最大,全球著名的供暖及卫生洁具生产商,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及地区设有生产基地。这里面多少有中国企业的贡献的。

1983年,合肥市第二轻工机械厂(美菱前身)转产家用冰箱。次年,第一台冰箱正式下线。1993年 美菱A股成功上市。2005年 四川长虹与合肥美菱进行战略重组,2018年,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至今美菱冰箱仍然活跃在中国白家电市场,背靠长虹这棵大树,相信前景可期。

北冰洋冰箱成立于1986年,原名牡丹江北冰洋冰箱厂。1998年,北冰洋冰箱被康佳并入,开始推动其原有技术和产品的不断迭代创新和升级。直到今年,北冰洋冰箱才正式开始品牌转型,将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制冷电器轻品牌的先锋。

南京伯乐前身是1965年投入使用的九二四军工厂,改革开放以后军转民,成为了国营的新联机械厂,生产“伯乐”牌电冰箱和空调。不少老南京人的第一台冰箱或空调,都是“伯乐”。它是曾经名噪一时的老品牌,直到2004年,这个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家用空调和第一台双门电冰箱的特大企业——新联机械厂,宣布破产,黯然谢幕。新联机械厂破产以后,被苏宁集团收购。

上海远东冰箱厂1990年年产销量达到20万台,到1994年年产只有5万台,1996年,因无力经营,远东冰箱厂被上海上菱集团兼并。1999年整厂停产。

景德镇华意1990年成立华意压缩机厂,1996年6月19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华意压缩”成为中国股市第一支“无氟”新军,是江西省第二家、景德镇第一家上市公司。2007年12月24日,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司法拍卖竞得华意压缩9710万股,成为华意压缩第一大股东。2018年,公司更名长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句广告词“五洲给你带来幸福,阿里斯顿为你带来欢乐”,让“五洲・阿里斯顿”冰箱热销山城。在重庆人尤其是中老年重庆人的记忆中。2001年重庆的“五洲・阿里斯顿”冰箱淡出市场,厂家破产。

前身为成立于1957年的国营长岭机器厂。1986年从意大利梅洛尼公司引进了制冷生产技术和设备,其冰箱生产线1987年建成投产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大打价格战的情况下,长岭注重技术创新,相继开发出中国第一台无氟冰箱等新产品。1994年5月9日,长岭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2007年,债台高筑的长岭股份,虽然已剥离了冰箱产业,但仍无力回天。在债权人“广州冷机”的再次申请下,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批准长岭股份进入破产程序。

兰州长风前身国营长风机器厂(国营第七八一厂)始建于1956年,准确把握国家军工产业转型的有利时机,“保军转民,二次创业”,走上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先后与日本、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进行广泛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成洗衣机生产线、电视机生产线、电冰箱生产线和精密加工中心,形成年生产100万台洗衣机、20万台电视机和20万台电冰箱的生产能力,推出多品种、多规格的系列产品。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大家用电器的企业,是中国家用电器生产的领跑者。2005年长风集团在完成了上市公司的“壳”转让给甘肃靖远煤电、初步具备了申请政策性破产的条件后,开始争取国家政策性破产政策。

长沙中意于1983年转产冰箱,1986年引进意大利技术,第一台中意冰箱投产。1993年,中意冰箱迎来发展巅峰,当年它以湘中意的名称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湖南第一家上市的国有企业。1996年,中意冰箱不得不与伊莱克斯合资经营。2000年,伊莱克斯“吞下”中意冰箱的全部股权。

技术殖民

作为一个在冰箱技术上不占优势的国际企业,默洛尼家电回避了所有与中国本土及跨国同类企业的正面竞争,以“二线投手”的身份,在中国市场成功地炒作短线,一分钱没花却带走了3000万美元的纯利,并出尽了风头。用笑话来说就是“钱被我赚走了,你却还在给我打广告”。

原来1978年默洛尼在中国考察时发现,如果生产电冰箱,中国国内当时不仅无法完成组装生产,甚至无法独立完成采购。于是,他们制定了一个所谓的“交钥匙工程”,即除了工程图纸以外,还负责设备采购、安装投产以及中方技术人员培训全过程的“一揽子”方案,结果吸引了国内众多的厂家。按照各自的出价,国内9个厂商欣然接受了关于生产185型冰箱的决定。但是默洛尼家电并没有与其中的任何一家企业合资,它只是把“阿里斯顿”这个品牌带到中国,却没有提供给对方以品牌和技术的后续支持。而“9兄弟”之所以用“阿里斯顿”作为名称的一部分,据说完全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

几年后,中国冰箱业开始发展起来并进行技术升级换代。从1993年开始,默洛尼家电每年为美菱代理3万台冰箱的外销。与此同时,在滚桶洗衣机领域,默洛尼家电再一次成功上演了昔日“阿里斯顿9兄弟”的一幕。除了与中国的海尔合资成立由海尔控股的洗衣机公司之外,与美菱、万宝、白菊和罗兰厂家还是卖图纸。

结语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真理。无怪乎日本企业哄抬物价,无怪乎意大利企业一鱼九吃,这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阿里斯顿九兄弟“是一个中国故事,也是改革开放催生的中国叙事。

2022年,中国的白家电乃至整个家电行业持续演进,基于LoT技术的互联网家电开始萌芽,起势犹如当年的九兄弟,但核心技术又掌握了多少呢?华为”芯片门“的教训还不够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