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润有理 衬线无罪


前段时间聊过“纯字体标志”,似乎从复杂的图形设计到简单的字体设计的趋势在当今已经愈演愈烈了。
这也就让我想起另一个好玩的事情。关于衬线的问题。

一般认为衬线起源于古罗马的石刻拉丁字母。衬线体(serif) 指的是有衬线的字体,又称为“有衬线体”(中文惯用名称“白体”),而与之相对的,没有衬线的称为“无衬线体”(中文惯用“黑体”)。衬线(serif) 指的是字形笔画末端的装饰细节部分。

无衬线字体在西文中习惯称sans-serif,其中 sans为法语的“无”的意思;而另外一些人习惯称”grotesque” (德语作”grotesk”) 或“哥特体”(gothic),把衬线体称为“罗曼体”(roman)。

中文中也有相当于“衬线体”的,即“宋体”,相当于“无衬线体”的,在中文通常称为黑体。

在传统印刷中,衬线字体用于正文印刷,因为它被认为比无衬线体更易于阅读,是比较正统的。相对的,无衬线体用于短篇和标题等,能够读者注意,或者提供一种轻松的气氛。


VOGUE
1892诞生的时尚杂志。美国康泰纳仕(CondéNest)集团是其出版商。
这是一本在世界上历史悠久且广受尊崇的时尚类杂志。杂志内容涉及时装、化妆、美容、健康、娱乐和艺术等各个方面,是一本综合性时尚生活杂志。在美国,《Vogue》被称为“时尚圣经”。
。《VOGUE》包括澳大利亚版(1959年),意大利版(1965年),巴西版(1975年),德国版(1979年),西班牙版(1988年),韩国版(1996年),俄罗斯版(1998年),日本版(1999年)等。到现今为止,该杂志已经在15个国家发行出版。2005年8月《Vogue服饰与美容》在中国创刊。


RICOH(理光)
1936年,理光在日本东京成立。作为最早探索数字图像输出技术的厂家之一,理光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这只是茫茫品牌中的两个典型代表,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随着人类的发展,信息的传达方式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衬线体与无衬线体在品牌标志中的应用比例,成了一边倒的趋势。具有视觉单纯、厚重醒目以及轻松特质的无衬线体(黑体)在logo设计中大行其道,ExxonMobil、Honeywell、Citibank、NOKIA、SIEMENS、PHILIPS、Microsoft、DELL、HITACHI、TOSHIBA、EPSON、FedEx、ORACLE、Kodak、Panasonic、Visa、MasterCard等等等等。几乎目前进行品牌咨询后更换标志的90%都选择了无衬线体。

我们掰着手指就能数清衬线体字体设计的品牌了。但请注意,这可都是以一抵十的品牌:SONY、Dior、Canon、IBM、Google、GUCCI、Cocacola、Carrefour、Allianz、Rolex、P&G等,而且细心的人会注意到,越超大规模的集团或联合体,使用衬线体的几率越大。
如WPP集团、PPR集团、以及刚刚净身的Daimler、还有几乎所有的投资公司logo、出版集团logo均采用了衬线体。

衬线体还是无衬线体,没有一个公式可供参考,也不可能靠目前这些统计数据说明孰优孰劣,倒是纵观了这么多logo,你会初见端倪,并不是指衬线本身,而是标志这一方方小小的图画,蕴藏着太多的奥妙等待我们去发现,标志也因为无处不在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整个人生的一部分,有机会抽身出来仔细端详,已经很受益了。

每一个标志设计师都应该明白,设计师的职责不仅仅只是创造图形,更需要赋予标志生命。
诚然,标志一旦转交给了品牌使用者的手中,它的遭遇可能各有不同,命运也可能是颠沛流离,不管如何,设计师都是标志的创造者和保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