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新,触不到的未来

20日,夏新股份股东大会一致通过了厦门象屿集团将象屿股份100%注入*ST夏新的决议。这也就是说,只要证监局一纸批文,*ST夏新就将彻底变身物流股,夏新品牌也从此进入后夏新时代。

时间回溯到去年年底,在象屿股份入主夏新电子传言四起之时,夏新的“净壳”之旅也紧锣密鼓展开:2009年12月20日,*ST夏新手机业务相关资产包(包括夏新持有的“夏新”商标、专利、夏新移动通讯有限公司75%股权、部分软件及管理系统与手机业务相关的部分生产检测设备、部分手机业务相关存货等)被原联想手机副总经理刘志军伙同九洲电器集团、中科创业投资接盘。同时,夏新原IT营销总监张国田则拍下了上海夏新电子开发有限公司87.14%的长期股权,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夏朗公司。刘志军表示,“夏新”品牌将继续存在于手机行业中,但从此与*ST夏新上市公司无半点关系。另有消息称,重组后的夏新科技,有可能启用新的品牌名称,比如“新夏新”。张国田的夏朗则抢先一步向市场投放了“NAMO”夏朗手机,打着“延续夏新手机香火”的旗号招揽着生意。

但这些都无关痛痒,夏新已死——经历了这样的五马分尸——而且死得很惨。如果再回溯几年,我们会发现,夏新是死在一场志在必得的战役。2007年,夏新三度换标,标识说明一切,在明确了3C(通讯、消费类电子、IT产业)布局后,时任夏新总裁的李晓忠大鞭一挥,2万夏新大军向当时还不明朗的3G开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TD-SCDMA制式作为主攻方向,并信誓旦旦要在2010实现200万台3G手机的目标(事实证明,在中国移动的订单中,夏新仅仅获得不到20万台的订单)。在陆续投入了上亿元之后,夏新资金链难以为继,延续着06年开始的业绩下滑,至2009年初已经发展到生产线停工,非主营业务剥离,技术人才流失,最终不得不接受“下市”的命运。5月29日起*ST夏新停止上市交易,进入破产重组。

多年前,一款名叫A8的产品将夏新送上了中国第一手机品牌的高位。2002年的主营业务收入44.9亿元,净利润达6.07亿元,其中手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2%。两年创造超过10亿多的利润,吸金能力堪称一哥。与其一批的南方高科、东信、科健、南京熊猫、康佳、波导等国产手机品牌,非但当时无法企及夏新的辉煌,之后也没有夏新走得远,早早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2001-2003的辉煌是夏新的顶峰,素不知这次的冲顶也是一次成功地转型:

1981年成立的厦新电子有限公司,是厦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凭借录像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掘得第一桶金。之后切入VCD市场,1997年在上交所交易。1999年后,随着VCD没落,厦新陷入了最严重的亏损,朝不保夕。正如兵法所云“死地则战(《孙子兵法·九地》)”。夏新在大面积亏损的时候,反而再次投入新的产业。从韩国购买的半成品成就了中国大陆第一款和弦手机——“A8奇迹”不仅救夏新于即倒,更是为夏新开辟了一个新的市场,实现了转型。2003年夏天,“Amoisonic厦新”正式更名为“Amoi夏新”。

虽然自2002年起,夏新已经开始涉足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领域,但直到2007年,夏新才正式确立了跨越通讯、家电、IT的3C定位。并从此发力3G业务。事实证明,在3G领域的过渡开发,忽视了中国3G网络发展的现状,同时并未能在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多元化方向上取得成功,06年起,夏新再度出现大面积衰退,巨资投入3G毋宁说是一场豪赌——手法与A8无异——这一次李晓忠没有走到最后。

夏新,曾经国产手机的翘楚,曾经手机利润的最大受益者,在中国3G的空中楼阁的蓝图前,倒在了盛宴的门口。无论是刘志军的新Amoi还是张国田的NAMO,一个是夏新手机品牌,一个是夏新手机旧部。或许“夏新手机”依然留在中国手机市场,或许有朝一日,夏新会和夏朗同室操戈,所有这一切已经与那个九死一生的“夏新”无关,那不过是身后事。2010年新起航的Amoi,那是一个全新的夏新,甚至有些陌生。(完)

顺便提一句:夏新电子的实际控制人——中国电子集团(CECT),在夏新走到末路之际,一味地向夏新借款数亿元后,见大势已去,随即露出国企的冷酷面孔,千方百计地撇清关系,甚至因欠款与夏新电子对簿公堂。多年来从夏新敛财无计,一朝势弱,毫不留情一脚踢开,这才是夏新的至哀之处。再提一句:有人坚持认为是“信春哥,得永生”害死了夏新,我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