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的中秋,月圆。bv曾就稻香村来龙去脉发文,自以为将苏州稻香村和北京稻香村说得分明,可是我把稻香村想简单了。“稻香村”商标归属,自2008年起再生波澜,保定稻香村(实为保定国资委)追讨商标未果,至去年年底由高院最终判决苏州稻香村拥有“稻香村”糕点类别商标权,才算尘埃落定。
苏州稻香村正在使用的品牌标识与四年前有较大变化,首先是汉书字体,由原来的行书改为了正楷(一种近似于乾隆厚实的书体),其次是英文名称也由原来蹩脚的“De Rice Choice”改为全拼音“Daoxiangcun”,这是确定自己真正拥有“稻香村”商标后的举措。新标识更稳重色彩方面也是如此。
稻香村作为国人的知名品牌,因为老字号普遍品牌意识淡薄而在近年饱受鱼龙之苦,除了早早地注册商标却不作为的保定稻香村,甚至生生跑出来一个什么香港稻香村搅局。而在所有稻香村企业中,数北京稻香村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苏州稻香村与保定稻香村的商标之争多少也令北京稻香村蒙受侵扰。
说到稻香村,苏州应该是公认的发韧之地,北京稻香村、保定稻香村等的经营者想必也认可这个说法。清乾隆38年苏州(公元1773年),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品尝稻香村的糕点后感到品味极佳,御赐牌匾“稻香村”。
几个世纪的变迁,非但金字牌匾不能穿越到现在,就连商号也是断断续续,包括苏州稻香村、北京稻香村以及保定稻香村都是后人在记忆中重建,而“稻香村”这三个字是他们唯一的指引。
北京稻香村官方这样描述“清朝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握有稻香村食品制作绝技和经营谋略的金陵人郭玉生,带着几个伙计来到北京,在前门观音寺打出了“稻香村南货店”的字号,自此,稻香村落户京都。”
保定稻香村创立更晚,“民国六年,即公元1917年,开创人曹洪波,清末曾经在北京稻香村学徒。一九一七年在保定创立稻香村店铺,位于繁华的西大街路北…”
北京稻香村系稻香村南店北开的结果,自落户京都后自成一派,竟名动全国。“北京稻香村”为企业名称(商号),产品注册商标为“三禾”标识。
北京前门外的稻香村,现存最早的图像纪录
由于连年军阀混战,北京稻香村于1926年被迫歇业,直到1984年在第五代传人刘振英先生(1921年-2006年)的努力下,才得以挂牌复业。
跨越三个世纪,历经六代掌门人,今天的北京稻香村已拥有近百家连锁店,一个物流配送中心,300多个销售网点;生产糕点、肉食、速冻食品、月饼、元宵、粽子等各种节令食品共6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近20亿元。
1983年,保定稻香村率先注册了在糕点类别的“稻香村”商标,在保定稻香村不长的历史中,也就这一举动值得被纪录。虽然手握“稻香村”商标但技不如人,无法靠自己将这块牌子运营下去,所以找到了北京稻香村、苏州稻香村以商标入股合作赚点小钱。
1994年,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厂与保定食品总厂合并,成立“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业总公司”,属国有企业。之后,稻香村商标也转让至该公司。 2002年,保定市稻香村食品工业总公司与北京新亚公司合营,并约定将稻香村商标无偿转让给合营公司,也就是后来的保定稻香村公司;2004年,保定稻香村公司把稻香村商标以转让费55万元转让给苏州稻香村公司,用于前者增持后者的股份。自此稻香村商标归苏州稻香村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