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之争的假象

VIAGRA(万艾可
Viagra是一个合成词,由Vigor与Niagara合拼而成,前者意为精力,后者则是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寓意自明。
学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Sildenafi)处方药
曾用名:昔多芬 威而刚
俗名:伟哥

VIAGRA前身原是美国Pfizer(辉瑞)的一种试验中的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冠心病的新药,临床实验进行了十年(1980~1991年),证明其疗效并不明显。但在准备终止这项实验时,制药厂发现“有男性参与者因为这种药物能提高性功能而不想退还实验药物”,“伟哥”浮出水面。又经过7年的研究,一种男性阳萎新药横空出世了,取名“VIAGRA”——学名“喜多芬柠檬酸盐”。 1998年3月27日,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将“伟哥”用于临床治疗。第一周,该药每天即开出1.5万张处方,第二周上升到每天2.5万张,第三周每天3.5万张,第七周高达每天27万张,创下全球药物史上的最新纪录。10年过去了,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亿人曾经或正在使用这一药物。VIAGRA的飞跃也使辉瑞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制药企业。

这一粒菱形蓝色小药丸无疑成为了上世纪最后一项“伟大”的发明,承载着拯救全世界亿万ED男性的使命,被媒体誉为“已经等待了4000年的”灵丹妙药,都随着这个名字传到了每一个男人女人的耳朵里。据说在美国上市之初,日本大量的购买力涌入,中国的富人阶级也开始用这种昂贵而又刺激的玩意作为送礼的选择。

2000年7月,“VIAGRA”正式进入中国。当时,25毫克剂量的“VIAGRA”每片销售71元(如今的数字是100毫克剂量128元/片),相当于普通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1/5。去年该药品在汕头新上市时全市每月的销售量才300多颗,目前已增加到每月近2000颗,一年多之间已增长5-6倍,而该药品在全国的售量2006年就已突破1亿元。单是这就足够让那些国内药企羡慕死了。

在Viagra刚刚问世并在全球引起关注之际,广州威尔曼公司当年就在中国抢注了“伟哥”商标,尽管不到2个月后辉瑞也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伟哥”,但还是被驳回。实际上“伟哥”这一名称是被国内媒体作为“Viagra”的中文翻译名称而率先被广泛使用的。1997年5月,辉瑞公司在选用中文商标时,竟没有选择“伟哥”而将“威而刚”向商标局申请注册,随后又注册了“万艾可”。最近,法院认定跨国制药巨头辉瑞在中国内地不享有“伟哥”商标权益。中国企业赢得了胜利。这起旷日持久(整整十年)的商标纠纷终于在法律程序上尘埃落定。但这种“胜利”似乎不那么令人振奋,毕竟不是靠实力来证明的,而是投机取巧,我甚至认为,伟哥的商标价值都因为这一称呼的口语化而大打折扣,辉瑞只是基于流程需要来陪中国企业玩玩游戏,实际上“万艾可”已经成为了新的壮阳药的代名词,无论从专业流通领域还是普通老百姓的认知上。伟哥很大程度上是调侃、戏谑的玩具了。即使中国企业果真有实力创造类似的产品,伟哥也不可能为其带来什么实质的经济效益。说不定,届时连辉瑞都不屑要了。

随着万艾可的走俏,紧随其后至少有20种以上的治疗ED药物从实验室中走出。其中包括拜尔的“艾力达”和礼来的“希爱力”。但笔者认为,这些充其量是搅局者,因为至少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VIAGRA的“圣药”光环依然不可能褪去,人类亘古不变的性需求会大大刺激这种情形的延续,即使有诸多副作用,但愈早进入市场的,愈有机会被“实验者”证明其效果。这是这一类产品的最大特点,这也是辉瑞的盈利在中国失去了一个中文品牌名后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的根本原因,一个普通消费者理解“伟哥”只是当作一种探路石,真正要落实到床头的,一定还是要认清楚“VIAGRA”和“Pfizer”的。

VIAGRA是用来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旧称阳萎,文缩写ED)的口服药片。它可以帮助ED患者在性兴奋时达到和维持勃起。VIAGRA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5(PDE5),而使阴茎海绵体平滑肌松弛,血液充盈,使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对性刺激产生自然的勃起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