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片尾四大金刚

· Leave a comment

在几乎所有的好莱坞电影片尾之尾,我们总能瞥见一推眼熟的标识,虽然没有几个能真正认识,却因为重复重复再重复,也不算陌生。 实际上,这是几个重量级的电影发行管理机构以及主流的电影制作标准或服务标识。如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国际戏剧舞台雇员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Theatrical Stage Employees)、杜比以及魁北克电影制作。

百度,你变了

· Leave a comment

6年前,BV曾写过一篇《百度,别献丑了》,无情diss了当时百度节日logo的设计现状,引来各方讨论颇为壮观。大致分为两派,保皇派以及媚洋派。客观地说,有些跟帖还是较为中肯:中国设计的进步,可能要多鼓励从业者犯错或者有一颗包容的心,但不得不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我欣慰地发现时至今日,百度logo发生了巨变,用流行的话讲就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Uber rebrand 设计药

· Leave a comment

Uber品牌重塑正在进行中,这距离上一次重塑仅仅相隔两年,这两年间最大的变数莫过于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从CEO的位子上被离任,而耐人寻味的是,2016年初的品牌重塑正是由这位创始人亲自操刀,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正在进行的大规模的品牌重塑就是要全面肃清这位激进的创始人留下的遗毒。设计是一剂药,清热解毒。 虽然看起来轻描淡写,实际上此次品牌重塑,Uber做得很彻底,也很坚决,就好像是从一次惨痛的教训中总结出了那么几条刻苦铭心的句子。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老实说,bv是喜欢得不得了,或者说喜欢Wolff Olins所有的设计。相比起来上一版本就晦涩很多,根本不知所云。 Uber无疑是颠覆者,是创新者,滴滴之流都是模仿的鼠辈,但Uber也很容易坠入到先驱的坑里爬不起来,但愿不会。Take your own way whichever way it goes.

滴滴门 任意门

· Leave a comment

滴滴顺风车的事情持续发酵,从平台的漠视到政府的不作为,从个体的安全意识到一个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一个生命的代价换来了自媒体的狂欢,口诛笔伐键盘侠各显其招,死亡并没有成为终点,反倒成了起点,各路人马同一起跑线起跑,冲线的那一刻会是什么?人们每分每秒消费的又是什么? 不、不要误会,BV不是时评家,只是论起品牌,在座的都是… …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滴滴成为了众矢之的,滴滴罪大恶极;滴滴所代表的互联网服务平台品牌们也不可幸免,比如那个XXXX的百度。

二锅头也有春天

· 1 Comment

红星苏扁的创意广告已经热议过一段时间,上不了台面的二锅头风头直接盖过屡遭不测的国酒茅台,可喜可贺。这股复古风不仅大大丰富了北京红星的品牌内涵,也明显体现了北京红星力争年轻受众的决心。 bv注意到,“二锅头宗师”这个提法,已经悄然从一句广告文案提升为品牌口号,并与红星logo紧密结合,成为了红星二锅头品牌标识的一部分。在面对近年频频进入的新竞争者,北京红星不敢怠慢,行业老二牛栏山紧追不舍,还有诸如京都、永丰甚至炸弹二锅头这样的市场嘘头搅局,北京红星要保持绝对的优势变得更加不易。 红星是著名中华老字号企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其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它始建于1949年,是新中国第一家国营酿酒厂,开创了将“二锅头”酿酒工艺名称作为产品名的先河。1965年,北京酿酒总厂 (红星的前身)受政府委托,向顺义牛栏山等19家郊县酒厂传授二锅头酿制技术,扶持帮助其发展生产。 从红星官方企业介绍里,指名道姓牛栏山这是要整风的节奏啊。 适时推出新的产品细分,并针对特定人群有的放矢宣传品牌,红星此举值得肯定。 红星苏式扁瓶二锅头,简称苏扁,属红星二锅头的红色系列产品。因其采用苏联军用酒壶造型故得名。红色情怀只是幌子,自我表达率性的生活主张才是红星苏扁的精神。新生代的品牌受众对于复古风相当热衷,在全球各个行业均屡试不爽。 笔者昨日在超市遍寻绿瓶经典红星而不得,悻悻地抱回了苏扁,在好奇的同时也不免担忧,红星二锅头将弃绿瓶和小二包装而去,希望这不是真的。毕竟红星二锅头的品牌印象里,小二(二两装绿瓶二锅头)是不可或缺的,况且原有的红星包装设计简单大气,极具中国味,不可不慎。 二锅头,顾名思义是采第二锅过头酒的一种高浓度白酒,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之一。因其酒度高价格低广受大众喜爱,而近些年二锅头酒更是走向大江南北甚至被许多外国人熟知。二锅头本身是一种白酒酿造技术并非品牌名称,所以冠以XX二锅头的情况就斯通见惯,只是如果要寻祖问宗,非红星莫属!

少年“派PYE”

· 1 Comment

如果计算品牌年龄,可能与人的阶段类似。按照官方时间,派PYE已经近而立之年,但依上回bv的考证派PYE可能正值少年。 1984年,杨敏德女士创立了派,生活在香港的杨敏德,亲眼见证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并创造出光明的前景。作为数学专才,她深知圆周率Π不但是世上无数问题的终极演绎,更带着学无止境的含义。她将Π和它的中文谐音“派”结合,表达独特的个性和过人的天资。 pye.com.hk 这个1984年我看更像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杨敏德的女儿潘楚颖(Dee Poon)。Dee Poon有着令人艳羡的商人血统:外公是著名纺织商人杨元龙,父亲是坐拥30亿的迪生创建主席潘迪生,母亲是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2004年从哈佛毕业回到香港潜心打理家族生意,如今已经是溢达集团中国CEO,派PYE首席品牌官,管理着中国区的5家精品店。 创二代的上位给这个略显沉寂的品牌不少活力,首先是品牌标识,经过重新设计的派PYE logo将组合汉字“派”笔触进行了润化,中国书法富有代表性的飞白被舍弃,这个考虑可以理解,毕竟一幅书法作品与品牌logo仍然要有必要的区隔;另外一个较大变化是,汉字与英文名PYE的关系被强化,通过组合标识的捆绑应用,可以化解许多发音以及传播上的困惑。 品牌重塑后的派PYE更显高端大气上档次,Dee Poon另一个独到之处是将艺术创作加速融合到品牌运营上,先后实施了如派衬衫雕塑、PYE-ONEERS等艺术项目,与摄影师、雕刻师合作,传达自己与先辈迥异的“商业也可以很艺术”经营理念,同时提升了派PYE内涵并与高端棉衬衣的品牌定位契合。 PYE Shirt Sculpture / 又一山人黄炳培 ———————————————————— 结语:少年“派PYE”活力毋庸置疑,好奇心与新鲜感都驱使着新的品牌经营者尝试新事物,这也许是品牌必经的阶段,也许需要一点更长远的规划。但我们应该鼓励,这样由中国人,以中国资源,结合中国文化创造出来的“奢侈”品牌。

Microsoft Connecting Nokia

· Leave a comment

旁观者总是这样,一开始总是期望有什么事情发生好看,待真的事情发生,又会叹息“真的变成这样了啊”,最后呵呵了之。今天微软(Microsoft)宣布以50多亿欧元的代价收购诺基亚(Nokia)手机业务及一干硬件资产、知识产权和团队。这岂不是许多人期望看到的一幕?一夜之间就成真了。 收购完成后后,诺基亚主要保留了NSN业务,不然不会在不久收购了诺西中西门子的全部股份,这块业务价值45亿美元。这种卖身的节奏与摩托罗拉出售给谷歌如出一辙: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软件公司收购曾经如日中天的手机硬件巨头,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这样吧。如果我是芬兰人,一定会更桑心才对吧。 此次收购的两个关键人物,埃洛普和鲍尔默,一个是无间道亲手带着诺基亚走上绝路的人,一个是即将卸任shopping无压力的人,当他们签字画押之后,诺基亚将迎来新生命,而微软将面临巨大的消化难题。就好像微软搭台唱Windows Phone这出戏,结果只有诺基亚一个角到场,就算是把这个角给收买了,大戏还是出不来。 接下来,旁观者又会期望另一件叫人兴奋的事情发生:微软会步Google的后尘给诺基亚换身衣裳,再贴上个“这是我的”的标签吗? #我的第一部诺基亚# Nokia 5110

漫咖啡 快品牌

· Leave a comment

漫咖啡(Maan Coffee)于2010年底推出,第一家漫咖啡位于北京韩国人聚集区望京。虽然打着韩国咖啡的招牌,实际上漫咖啡却是从中国开始创业的,望京的这家店也是漫咖啡品牌的发端。其后三年,漫咖啡的味道以极快的速度弥漫全国,2013年已经具有了50家以上的全国店面,2015年的目标是1000家。如此快的发展速度,怕是星巴克都要汗颜了。 漫咖啡的创始人倒真是韩国人,辛子相在投资中国前,在韩国经营连锁烤肉店,2006年在北京开设了名为“爱江山”的韩国餐厅专营烤肉,2010年推出漫咖啡品牌。如今韩国人双品牌运营得顺风顺水,均以加盟方式快速扩张。 漫咖啡能在短短三年积聚起如此高的人气和投资回报,与品牌定位分不开。如论是爱江山还是漫咖啡,都在打环境牌,用独特舒适富有生活情趣的室内环境与规模化的经营理念,在于星巴克、Costa等国际连锁寡头的竞争中体现差异化,并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超乎想象的宽敞店面上。 这个品牌印象很快得到验证,生活随意的都市年轻人开始泡在这个地方,口口相传的品牌名称在各种社交网络病毒传播,以至于正宗的韩国咖啡店连锁品牌咖啡伴你(caffebene)来到中国时才发现已经远远落后于漫咖啡的知名度。后来者还有Zoo Coffee、Hollys Coffee也纷纷到中国淘金。 实际上在漫咖啡之前,已经有诸如多乐之日、巴黎贝甜等韩国烘焙连锁品牌进入中国,只是纯粹的韩式咖啡馆一直是市场空白,一是韩国品牌的向亚太区域的扩张较欧美品牌晚,咖啡文化也是多以西方思潮为主,在商务咖啡市场鲜有敢于星巴克抗衡的小国品牌;二是韩国咖啡连锁品牌近年在发展女性市场方面独有建树,这一成果刚刚在中国市场上实行。 习惯性地比较国内品牌的现状,能拿出来说的恐怕就一个雕刻时光了,但因为雕刻长久以来对于品牌内涵表达的不够,如今恐怕沦为极小众消费品了,门店数量、发展速度以及知名度均不及新人漫咖啡,更不要说一大拨韩式咖啡馆林立的时候,国内品牌还能有什么希望。落后的品牌经营理念是最要命的,落后就要挨打,是挨棒子的时候了。

替Yahoo!捉疾

· Leave a comment

8月7日开始,Yahoo!雅虎启动为期一个月的logo天天换活动,终了将公布全新品牌logo。梅姐还真是个博眼球的高手的,不仅血拼不止连换标都要做足了铺垫,恐怕是等真正公布时会大跌眼镜吧,就好像如今的雅虎,重症病人,有钱输血但败血症会接踵而至。

林肯和红旗

· 2 Comments

2012年底的洛杉矶车展,林肯2013款MKZ,这一来自凯迪拉克著名品牌设计师马克思·沃尔夫的颠覆性设计无疑将成为林肯复兴计划的全球性产品。品牌重塑也是计划之列,我们看到一个更为简洁的logo,标识主体图形更为扁平,且抛弃了原有标识中的尖头形状,收敛锋芒更为务实地开拓市场。 除了logo的进化,企业名称也更新为The Lincoln Motor Company。 林肯(Lincoln)汽车公司1917年8月成立,由通用汽车凯迪拉克前经理亨利•利兰(Henry Leland)和他的儿子Wilfred Leland创建,并以美国第16任总统的名字亚伯拉罕• 林肯命名(亨利•利兰投票给了林肯)。 和所有美国早期汽车公司一样,林肯汽车最早的收入来源拜战争所赐,使用由福特汽车公司提供的气瓶组装飞机引擎。战后的林肯汽车开始生产豪华汽车并于1922年被福特(Ford)公司收购。作为福特汽车的第二个品牌,自上世纪40年代开始,林肯汽车虽在福特集团内,但仍独立运营。 以总统命名的汽车自然受到总统的亲睐,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林肯一直被白宫选为总统专车。 2003年 林肯豪华多用途中型SUV Naviator,赢得了新一代用户的青睐。同年,林肯领航员(Navigator)正式在中国上市。 林肯的品牌命运可谓是曾经无限风光,而今虽然威严犹在但无奈廉颇老矣,且总统座驾这样的营销噱头也是双刃剑,一方面为其豪华车的品牌印象做背书,一方面也将一些普通车主拒之千里之外。这一点与中国的红旗轿车如出一辙。 红旗与林肯都因耽于元首座驾的美名,没有充分市场化的娇弱品牌,哪天变个脸站在你面前,八成还是会视而不见的。难怪有人撰文质疑这种品牌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尤其是消费类的汽车品牌?说到底,政府扶持救不了这一类品牌,或许它的宿命如此,逃不开的。

一个品牌两块牌子

· Leave a comment

凌仕效应(Axe or Lynx)是联合利华男士美容品牌,于1983年首次在法国推出,之后风靡欧洲,后成功登陆美国和加拿大。近年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AXE是最早的品牌名称,灵感来源于联合利华另一个品牌Impulse。由于在英国、爱尔兰等地无法注册AXE商标,LYNX得以启用,这也是中国市场的名称,中文品牌名则确定为凌仕效应。

道琼斯无指数

· Leave a comment

新闻集团的重组步伐还未停止,今天旗下的道琼斯(Dow Jones & Company)宣布更新品牌标识,新logo将原有标志性的弧线尾翼简化,突出品牌名称,纯字体设计仅靠那一撇不太浓重的蓝色保留一些道琼斯的影子。